湖北日报讯(记者刘畅、通讯员漆诚臣)“项目即将开业!感谢汉阳法院因案施策把握平衡点促双赢。”近日,某重点项目即将完工开业,企业负责人向法官衷心致谢。
“公司账户被查封了,承接的重点开发项目可能要停滞了,能不能暂缓执行给我们一点时间?现在项目顺利推进了,资金周转过来后我们马上还钱!”“法官,他们公司欠我的合同款现在已经快两年了,我的钱什么时候才能拿回来啊?”今年4月初,武汉市汉阳法院受理了一起自然人申请执行某企业合同纠纷的执行案件。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汉阳法院依法通知被执行企业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并对该企业采取了强制执行措施冻结其银行账户。
“一边是企业艰难发展的困境,一边是胜诉当事人的合法债权迟迟无法兑现,案件应该怎么办?”法官寻找促成双方和解的突破口。
通过搜索关联案件,承办人发现该企业在汉阳法院还有一件作为申请执行人的案件。如果该案被执行人名下登记的5套住宅可以在拍卖后偿还对企业的债务,为企业带来一笔流动资金,那么本案当事人的债权也有了实现的保障基础。
法院承办人立即组织双方进行和解。一方面,向申请人讲述被执行企业目前发展的困境,分析只有让企业发展下去才能有收入偿还债务,尽量避免两败俱伤的后果。另一方面,要求被执行人在收到房屋拍卖款后只能用于偿还对申请人的债务。
经过几轮面对面、背靠背的沟通和协调,被执行企业承诺一旦企业资金流好转立刻清偿剩余全部债务股票配资开户网,申请人也意识到让企业度过难关才有可能偿还债务,同意企业希望解封账户的诉求。至此,双方当事人就案件的执行方案达成一致意见。
联华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